公司新闻
擂响“节铁增钢”战鼓
摘自:--   点击:[1023]次   日期:2017-07-31  
   

       一段时间以来,水钢公司克服高炉铁水供应不稳定、废钢资源入炉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,努力提高废钢装入量,充分释放炼钢产能,降低铁水单耗,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,这意味着水钢“节铁增钢”工作取得实质性进步,新的“节铁增钢生产模式”已经形成并初显成效。 寻找“答案”组织实施 “利用低价废钢置换高价铁水,降低综合生产成本,提高钢产量,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。”水钢公司总调副总调度长郭翔一语道出开展“节铁增钢”工作的重要意义。

       近年来,面对残酷的市场价格博弈,通过提高废钢冶炼比例,降低吨钢铁水消耗,已经成为冶金行业经营生产的主导方针之一。

      水钢公司也从去年开始实施“节铁增钢生产模式”,但受设备、技术等诸多因素限制,废钢装入量难以提升,“节铁增钢”效果并不明显。 “为什么全国大部分钢厂都盈利了,我们的加工成本仍然居高不下,症结到底在哪里?”“节铁增钢”工作开展以来,如何降低成本、增加效益等问题困扰着该公司领导。

        一个偶然的机会,问题找到了答案。今年4月份,为解决轧钢定尺定支、打包松等问题,公司派郭翔带队到兄弟单位学习考察。在学习交流过程中,细心的郭翔发现这些钢厂“节铁增钢”力度非常大。经过实地深入了解,郭翔得到了令自己兴奋不已的“答案”,回到水钢后,他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。公司领导高度重视,迅速组织召开相关会议,研究解决收得率低、废钢入炉难、装入量波动大等问题,制定攻关方案,对废钢采购、堆放、装卸、供给,炼钢设备、工艺优化等做全面系统安排部署。

        一系列措施在各单位的扎实推进下,从5月份开始,炼钢加工成本同比之前大幅降低,水钢“节铁增钢”效益充分显现。 先算后干合理采购 随着冶金行业的“节铁增钢”“生产秘密”从隐蔽到公开,逐步尝到甜头的各大钢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争夺废钢资源,新一轮的废钢采购竞争拉开序幕。

        6月3日,水钢公司领导要求生产运输部组织技术中心、炼钢厂、原材料分公司、博宏公司,对目前使用废钢的收得率进行跟踪,对废钢收得率进行测算,制定最优入炉结构。又结合采购价,最终测算出性价比最高的废钢入炉结构,为采购废钢品种提供了重要依据。 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面对本地废钢资源少、外地资源丰富但物流成本高、周边钢厂大量使用现金收购废钢导致水钢采购难等现状,原材料分公司主动与相关单位加强沟通,共同开发“经济用料”,积极拓展废钢供应渠道,保证炼钢生产,控制采购成本,并将进厂废钢督察列入打假堵漏范畴,从源头上保证质量。 5月份,公司废钢采购从过去按计划采购改为按库存采购,在公司倡导“钢丝库存”的思路下,原材料分公司炉料室主任蓝天和副主任罗峰边算边干,在密切关注行业走势,与同行业对标的基础上,既要随时掌握炼钢厂使用废钢情况和废钢库存情况,又要随时与供应商保持联系,确保每天均衡发车。

       优化工艺做大产能 “节铁增钢”,炼钢工序是关键环节,在铁水稳定的情况下,只有通过炼钢工序最大幅度增加钢产量,才能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。 炼钢厂生产保供室主任龚建华以每天冶炼10000吨铁水为例,向记者算了一笔账:增加废钢用量后,每天冶炼10000吨铁水可生产钢10830吨,即每天可多生产钢830吨,按每月30天计算,每月可多生产钢24900吨,多生产的钢剔除生产成本后,即为“节铁增钢”创造的效益。

       “节铁增钢”说起来简单,实施起来却牵一发而动全身。由于废钢斗容量有限,搭配入炉冶炼的废钢结构复杂又多为轻薄料,装入量少且装斗速度慢,严重制约了炼钢生产。炼钢厂在公司领导及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,认真梳理,改进每个环节,千方百计为“节铁增钢”创效益。针对准备车间原料废钢工和行车车间3、4号行车工岗位,开展“提高废钢加入合格率”劳动竞赛,提高职工的工作激情。通过精心操作,减少钢水过氧化和喷溅,降低转炉石灰、轻烧白云石消耗,石灰加入量由之前的吨钢45公斤左右减少到目前的吨钢30公斤左右,降低了生产成本,又因渣量减少提升了钢水中金属收得率,增加了产量。

        为了创造最大效益,炼钢厂克服废钢装入、转炉操作等困难,从5月14日果断停用价格高的生铁,全部使用废钢,全力推进生产提速工作,提高转炉生产节奏,缩短冶炼周期,提升消化铁水的能力,班产及平均日产水平均有较大提高。 在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,“节铁增钢”在水钢开花结果,干部职工用激情与斗志再次擂响战鼓,必将谱写水钢经营生产新篇章。

[打印][关闭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