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
山钢集团济钢改革机制、体制谋求转型发展
摘自:本公司   点击:[738]次   日期:2013-01-24  
   

“我们要虚心学习民营企业的管理经验,每做一件事,首先认真审视是不是有效率、有价值,是否有利于提高竞争力;若没有,就要坚决地改变、快速地改变,最终通过持续改进,实现各个方面的工作流程最短、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。”山东钢铁集团济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毕志超力推济钢机制大改革。

从2010年流程改造开始,到2012年12月份,济钢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共撤并整合14个处级单位,精简科级机构32%,精简管理人员20%,精简科级职数25%;总部机关1174名职工转岗交流充实到基层单位,找到了发挥更大作用的岗位。“唯愿我济钢上下一心,以变应变;愿转岗同仁以变化为常态,以逆境为园林。”这是在济钢机关翻译岗位工作了20余年的王贤志转岗到化工厂营销岗位后道出的心声。目前,他已成为新岗位上的业务骨干。

大挪移、大整合、大瘦身

面对钢铁市场的“严寒冰霜”,改革成为济钢两年来转型发展的最强音。济钢从体制、机制创新入手,挥起改革“手术刀”,大刀阔斧地进行内部“大挪移、大整合、大瘦身”,使工作流程更短、运营成本更低、运行效率更高。自2010年起,济钢开始大规模整合工序流程,形成了“大分厂、大部室、大科室、大物流”的经营模式,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级研发机制,先后对化工厂、气体公司、冷轧板厂、彩板厂、总医院、国贸公司、宽厚板厂等实行模拟法人运营,并出台相应的创利考核和产销研一体化管理考核机制,将压力科学合理地转化到各个经营部门。

济钢整合商贸公司、物业公司和农场,成立济钢商贸公司,建立农、工、商协调发展平台,打造济钢“大后勤”;物流管理体系再次拆分整合,既当“运动员”又做“裁判员”的时代成为历史;整合设备维修职能成立检修工程公司;拆分销售公司产品销售职能,划归对应生产单位,历史延续的营销体制被打破。

人人学会算账、个个当家理财

按照创利优先原则,济钢推行了以完全成本核算为核心、以产线边际贡献为评价尺度的考核模式,将公司的创利总目标与各基层单位的目标有效统一起来,使公司的意志直接变为各单位的共同行动,初步解决了成本控制单元与公司创利一致性的问题。

新的考核政策运行以来,济钢各单位、各部门按照对接市场的要求,细化管理,深入挖潜,争创效益;广大干部职工人人学会算账,个个当家理财、精打细算,提高了内部执行力和市场应变力,促进了管理观念的转变,迈出了由生产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、由管理履职向经营创利转变的步伐。2012年,济钢业务部室预计实现第三方贸易创利1302万元,机关部室预计降低费用1724万元;医院、电视台等费用补贴单位均超额完成了利润考核目标。

工作流程最短、效率最高、成本最低

目前,济钢商贸已实现赢利,多个新兴项目正付诸实施;物流中心“吨钢降百元”成效明显;检修公司成立10余天,就圆满完成5次较大规模的跨区作业,并正在为实现大幅减少外委费用、年创利3000万元的目标而奋斗;营销人员划转到相应的生产厂后,生产经营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,真正实现“保订单、保质量、保交付”,新机制成为济钢参与市场竞争的“杀手锏”。2012年,济钢共消化掉外部市场变化、新产线转资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减利因素12.09亿元,非主业实现利润近3.5亿元。

2013年,济钢将继续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、机制,改进领导干部考核办法,突出创利优先导向,在中层领导干部中推行“末位淘汰”制度;继续深化体制、机制改革,巩固提高营销、检修、物流、设备、科技、计量质检、商贸物业等体制改革和机关人事制度改革成果,全力打造权责明晰、精干高效、管控有序的两级机关团队;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,以市场为导向,建立按劳分配、效率优先、鼓励创新、兼顾均衡的薪酬分配体系,让有贡献者扬眉吐气,让诚实劳动者平心顺气,让岗位冗员转岗服气,实现职工收入与经济效益、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的目标。

[打印][关闭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