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详情

中国钢市三大矛盾
摘自:--   点击:[611]次   日期:2007-06-22  
    今年6月国内的天气反差颇大,南方阴雨绵绵,西部地区持续干旱,北方地区连续高温,两广、云南地区暴雨、泥石流以及山底滑坡等泛滥成灾。而国内钢市也持续沉闷,钢价一直处于阴跌过程中;似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缺憾:按说第二季度处于施工旺季,市场需求处于上升阶段,无奈需求不旺直接造成了市场价格的下跌。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放松、钢厂的不援手、市场的不景气,压得经销商喘不过气来。钢材这个市场是竞争极其激烈的一个红海,红海一片,在这样的市场中间,最重要的首先不是说看你如何厉害,而是怎么样想竞争对手如何厉害,心态毛躁就会败下阵来。 俗话说,市场决定心态,心态引领市场。今年以来,国家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、发布《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》等措施,财政部公布关税调整文件后,市场引起轩然大波,螺纹钢、高线等建筑钢材平均降幅超过100元/吨,上海等地区降幅超过200元/吨。宏观调控的组合拳势必遏制钢铁产业投资冲动,降低产量增幅,被动向高端产品转型,逐步走出“高耗能”发展怪圈。抽刀断水水更流,炒股投“基”亦造成钢市资金的流通不畅,给整体运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,不少中小钢企一更面临巨大的冲击。难道国家不鼓励钢铁行业的发展?非也,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抑制国内“两高一资“产品的出口,保护国内有限的资源,并有效缓冲国外反倾销的压力。 对国内钢铁企业而言,企业效益比天大,永远是第一位。就目前国内现状来讲,部分城市甚至某些省的税收大头来自于所在地钢厂。再说得夸张点,钢厂一天不开工,就有成千上万的职工没饭吃,甚至上街肇事。所以钢厂特别“牛”,讲话也神气活现,说到底双眼盯住利润,刻意追求效益,甚至造成“倒挂”。拿中板举例,尽管国内市场普板资源不多,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,但价格也曾跌到过3000元/吨以下,甚至接近成本线,所以当前许多钢企都把目光转向热得发烫的船板。造船行业近几年发展特别霸气,利润空间也远远大于其他行业,市场处于需大于求的状态,据国内几大生产船板的钢企反映,2008年之前的订单合同都已经满了。于是乎,有能力的钢厂开始磨刀霍霍积极筹备,改普板资源线为船板生产线,争取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国家政策措施虽不能直接违抗但可以通过“转嫁”,把接力捧递给经销商。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经销商,在如此情况下,唯有采取“怀柔”政策,再观察之。 相比以上两大巨头,经销商的地位就明显处于可怜的地位。总体而言,市场态势好价格往上涨,钢厂就要上调出厂价格;市场态势不好市场价格下跌,钢厂却是不到万一不予追补。即价格上涨的时候经销商的利润要与钢厂共同分享,价格下跌的时候第一个头破血流的永远又是自己,还要竖起耳朵听着宏观政策的调整。在当前钢市疲软的态势下,经销商处于最被动的地位。牢骚太盛防肠断,在市场情势低迷的当口一味埋怨国家宏观调控的不合理,钢厂的不同情、不支持是没用的。适者才能生存,把自己置于弱者的地位,企图博取别人的同情,结果只能是惨遭淘汰。 总而言之,在当前钢市低迷的情况下,这三大矛盾逐步凸现,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。笔者以为,三大矛盾并不是钢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,钢企和经销商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,做好钢材行业资源优化配置、淘汰落后产能,使国内钢市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。
[打印][关闭]